2016-04-29 21:58 浏览 评论
与之对应的是两国可可豆的主要采购商,年收入基本上都在百亿美元之上。如以德芙、士力架、箭牌等产品闻名世界的玛氏公司,2015年的年收入就超过三百亿美元,而其每年采购可可豆大约35万吨。按照可可豆2014年“大涨”之后大约每吨3000美元的采购价来看,玛氏公司付出的成本也不过是10.5亿美元左右。尽管玛氏公司还有一些糖果及宠物护理产品的产业,但巧克力在该公司的产值及利润不言自明。
1998年,一个西方国家的人道组织,开始指斥雀巢等公司与加纳、科特迪瓦地区的童工问题有关系。2000年,英国BBC公司拍摄了一部纪录片,将那些为巧克力公司提供可可豆的种植园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画面极其震撼——大量的童工在酷热环境下,用瘦弱的身躯采集、搬运可可豆。巧克力?那是他们从未听说过的一种东西。
此后一系列揭发黑幕的纪录片接踵而至,许多国际人道主义团体也纷纷介入,按照联合国下属的国际劳工组织2002年的调查,仅科特迪瓦一国的可可产业的童工就超过十万名,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童工处于“相当糟糕的境地”,2005年这一调查数字上升到了二十万名。
2001年,美国民主党众议员恩格尔出面针对可可业中的童工问题,要求美国政府只允许国内销售没有使用童工的“绿色可可”,并打上特别的标签。当提案得到参议院支持,即将通过时,恐慌中的巧克力商们联合聘请了多位美国前议员当说客,千方百计阻扰提案通过。
俄罗斯传统巧克力包装
最终,恩格尔放弃了提案,转而与巧克力商们签订了一个长期协议,又称“可可协议”,宣称要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解决可可业中的童工问题。这个最初的协议包括六个文件,其内容大多为声明、承诺等条款,还包括了由巧克力商出资建立一个基金会,来研究和推动消除童工问题。但协议并无强制力,效果也可想而知。
巧克力原料可可
这个协议在2001年9月签署, 2005年、2008年、2010年分别进行了充实。到了2012年,也就是协议签署大约十年后,美国CNN电视台专程派队前往加纳和科特迪瓦,探访那里是否已经根除了童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