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2 11:22 浏览 评论
发掘作业现场
“北宋官窑”窑址是否存在?汝州张公巷窑是属于哪个时期?和宋代官窑是否有联系?6月21日,河南汝州张公巷窑考古发掘重新启动,有望破解这些谜团。
张公巷窑址位于汝州市区东南部,西北距唐宋时期的汝州州衙遗址约1500米。2000年,张公巷窑址被发现,先后进行了三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宋元时期有别于汝窑的全新青瓷器和窑址,引起中外古陶瓷专家高度关注,认为极有可能是宋代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中的官窑,即宋徽宗皇帝“京师自置窑烧造”的北宋官窑。2006年5月,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三次考古发掘出土以瓷片居多,极少整器,但胎之薄、釉之美已经震惊学界,围绕张公巷窑的性质、年代、瓷种等也存在不少争论,诸多谜团有待此次发掘揭开。
“由于前几次发掘面积太小,成果甚微,长期以来对于张公巷窑的性质,还缺乏统一的认定,但张公巷窑的重要学术地位毋庸置疑。”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王莉英说。
青釉瓷是张公巷窑烧制的唯一产品,出土器物有10多个器类20多个品种。这种青釉瓷器既不同于汝州地域民窑生产的豆青釉,也有别于宝丰清凉寺汝窑的天青釉。釉色以青为主,分为卵青、淡青、灰青、青绿等。器物薄胎、薄釉,釉面玻璃质感较强。胎骨有粉白、灰白、洁白和少量浅灰色,胎质细腻坚实。
张公巷窑址位于汝州市区东南部的老城区,居民密集,由于拆迁困难等原因困扰,前几次发掘总面积不足300平方米,无法确定张公巷窑的年代、遗址分布范围,也没有发现窑炉和作坊,出土青釉瓷器物太少,品种不够丰富,张公巷窑的性质难以确定。
近年来,汝州市委、市政府先后投资2亿元,完成了张公巷瓷窑址的200余户居民的拆迁安置,拆迁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为张公巷窑址的进一步发掘做好了充分准备。
2017年,张公巷主动考古发掘项目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审批,该项目是2017年度河南省唯一一处陶瓷类大遗址项目,争取到国家专项资金200余万元,获批考古发掘面积1600平方米。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赵文军说:“希望通过这次深度发掘,能够确定张公巷窑的烧造年代和窑业性质,解决北宋官窑的相关问题。”
汝州市副市长杨英武说:“随着张公巷瓷窑址的发掘进展,我们将采用边考古发掘,边阶段性保护展示的方法,真实全面的展示张公巷瓷窑址的陶瓷烧制文化和艺术风格,力求张公巷瓷窑址'活起来',打造一个文物保存状况良好、基础设施完善,拥有独特人文感观的优秀文物保护展示区。”
待发掘的遗址区
考古发掘启动仪式
前期考古发掘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