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学前沿  

大自然挑战传统理论:衰老不一定致死(2)

2014-09-29 09:38 浏览 评论

  琼斯说:“我们的研究仅限于那些我们对足够多的个体进行追踪,并对它们的整个一生有了很好的了解(即对其进行追踪,直到其中95%全部死亡)的动物的数据。”

  琼斯称,这些研究成果使生物体间的多样性变得更加突出。“(随着年龄增长)死亡率会不断上升,也会保持不变,或者是稳步下降。生育能力与此相同。”

  102岁(这个年龄已有95%的人死亡)时,日本女性的死亡风险比超过这个年龄的成年人的平均死亡风险高20倍。与之相比,假红木林在相同的所谓的“极限年龄”(123岁的红树)时,死亡风险比成年假红木的平均死亡风险低一半。

  随着年龄增长,银灰暴风鹱(一种海鸟)变得更容易死亡。但是年龄越大,它们的繁殖能力也越强。水螅整个一生的生育率始终保持不变。除了人类以外,很多其他动物的生育主要集中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这种动物包括虎鲸、八哥(例如巴里岛白掠鸟)和线虫(例如秀丽隐杆线虫)。

  死亡率和衰老方式的多样性与寿命无关。不仅仅只有沙漠地鼠龟等长寿动物显示出死亡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下降或者保持不变。黑白相间的一种候鸟——白领姬鹟在最大仅有大约5岁时,就有大约95%的已经死亡。但是等到成年后,这种鸟儿的死亡率就会相对平稳,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

  这一发现颠覆了传统理论的假设,琼斯表示,此刻这种老观点需要改变了。他说:“为了弄明白我们所看到的这一切的意义,理论家需要确定为什么会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并弄明白它的含义。”他称,在这方面体积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生长,不会在某个特定点停止下来的生物体,例如一些树,可能在老年时更不容易受到环境波动或者其他威胁的影响。例如,长得比它们的天敌更大的鱼,更容易活到很大年龄。

  琼斯及其同事打算对更广泛的物种种群进行研究,以便弄明白导致它们的寿命长短不一的原因。例如,这与这种植物是一棵树或者是一棵灌木有没有关系?是不是特定环境有助于延长寿命?他说:“有很好的证据可以证明,那些长寿植物有很多生长在干旱地区。干旱环境或许对它们的寿命有一定影响。”

相关阅读
精选推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