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9 09:38 浏览 评论
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尔塔效应”。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后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森林塔尔等人为首的许多心理学家进行一系列研究,实验证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老师对其关注程度成正比关系。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认为,由他们提供的“假信息”最后出了“真效果”的主要原因,是“权威性的预测”引发了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较高期望,就是这些教师的较高期望在8个月中发挥了神奇的暗示作用。这些学生在接受了教师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信息之后,会按照教师所刻划的方向和水平来重新塑造自我形象,调整自己的角色意识与角色行为,从而产生了神奇的“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
其实,“罗森塔尔效应”是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其理论价值远远没有得到老师们的普遍重视。我想从这个期望效应中我们可以获得一点启示,那就是老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期望,还应该把这种效应用于学生身上。老师要告诉学生,他们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让学生对自己增强自信心,对自己的人生前途更充满希望。在教学实际中,用对待聪明学生的态度方法对待你所有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积极的期待,你的学生将会越来越聪明的。同时也给老师提个建议:凡是学生能自己办到的事,坚决不替代;课堂上能少讲的就少讲,能不讲的就不讲;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由权交还给学生。那么,你还给学生的将是更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