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科学前沿  

宇宙茕茕孑立?多元宇宙真相探究(5)

2016-01-21 21:32 浏览 评论

维尔纳·海森堡于20世纪20年代在其著名的不确定性原理中表示,波函数蕴含着有关确定所描述粒子的位置的可能性以及粒子下一步可能的行为。一些结果要比另一些结果可能性更大,但实际只观察到一种结果。埃尔文·薛定愕与尼尔森·玻尔共同提出,对拉子的观察限制了观测的结果。用术语讲就是,观测这一行为本身使波函数坍塌为单一结果。

尽管量子行为是在研究单个基础粒子和光时发现的,但其适用于所有物体,不论物体多大。薛定谬用一个有名的思想实验展示了这一发现,即把一只猫放入有致死装置的盒子里,该装置由放射性单原子衰变引动。放射性衰变是符合波函数的现象,这也使得猫受到量子力学的控制。在装猫的盒子打开之前,猫的波函数处于生死不定的状态,打开后波函数就塌陷到生或死一方。波尔和薛定愕当时在哥本哈根工作,所以这座城市因他们的发现而在物理学历史上留名。

 

宇宙茕茕孑立?多元宇宙真相探究

 

宇宙茕茕孑立?多元宇宙真相探究

 

而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休·埃弗莱特对此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他发现,宇宙本身是可以用一个波函数描述的。他推断,实际上所有波函数允许发生的结果都会出现,而不是波函数的塌陷——不论是粒子、盒子里的猫,还是整个宇宙。其结果是,宇宙不断地进行多重分裂,最后成为多个子宇宙,而每个子宇宙都有各自的实体(死了的猫,活着的猫)。但任何观测者(更准确地说,是同一观察者在这些宇宙之一中的任何未来本体)都只能看到一种结果。从观察者角度看,波函数看上去坍塌了,但实际并非这样。

 

宇宙茕茕孑立?多元宇宙真相探究

 

宇宙茕茕孑立?多元宇宙真相探究

 

赌一把?

理论上,埃弗莱特的解释要比哥本哈根解释更令人满意,因为没人能解释清楚观测本身的举动如何导致波函数塌陷。但真解释不清吗?

相关阅读
精选推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