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知识  

清朝末期民国时代的中国住宅改革(2)

2016-05-17 17:12 浏览 评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建的家属院,很多都面临着拆迁。在重新审视这种居住方式时,人们发现了家属院的迷人之处:作为工作单位的延续,它构建了新的熟人社会。小孩子在社区奔跑,所有的邻居都认识这是谁家的孩子,这种“熟人社会”提供的安全感,在新的商业楼盘中很难实现。新的小区,本质上是陌生人的社会,业主实现了对房屋的商业权利,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身份、职业完全不同的业主之间,人际间亲密来往的可能性也在变小。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理解今年政府提倡的“拆除围墙、开放社区”的主张,这不仅是一个解决交通问题的方案,更是一个新的“开放”尝试。在世界范围内,有关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最好的,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曾经有很多高大上的社区,最后莫名其妙地衰落了,而有些社区,却一直保持活力,这其中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一个开放的社区,是会更安全,还是更让人不安?

 

清朝末期民国时代的中国住宅改革

 

晚清资料图

 

居住,从来就不是简单的有关空间的问题。它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一种方式,它和人们的观念变革息息相关,有时候,它也是一种政治实践。从传统到现代,住房的变化是“静悄悄的革命”。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已经进入了深入的阶段,基础设施和城建所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是时候进入历史,思考一下“静悄悄的革命”了。

 

清朝末期民国时代的中国住宅改革

 

清末北京城,记忆生活

 

相关阅读
精选推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