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8 21:26 浏览 评论
民国时期,有名律师“与人谈话两个小时可得一根金条,办两件小案可购一辆汽车。”
这位大律师是史良吗?史良声名鼎沸,当年是“七君子”之一,后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司法部部长。
尽管史良与他同龄,然而史良是他的学生。
他是民国时期在上海滩曾名噪一时的大律师吴凯声。
少年求学路
吴凯声号丹农,生于1900年11月12日,出身自江苏宜兴商人之家,到了他父亲这一代已家道败落。
资料图
在18岁的时候,吴凯声从宜兴来到上海,进入仓圣明智大学学习。这个仓圣明智大学鲜为人知,我因为采访乒乓名将庄则栋同父异母的姐姐庄则君得知,仓圣明智大学在哈同花园爱俪园(原址位于今日上海展览馆),是犹太裔上海房地产大亨哈同在1915年创办的,设在哈同花园里,庄则栋、庄则君的父亲庄肇一就是这所学校的教务主任。所谓仓圣,即仓颉,传说中的汉字创造者,仓圣明智大学奉仓颉为先师。虽说号称“大学”,实际上没有正规的大学课程,只是学生均由哈同免费提供食宿以及学费,算是哈同的一项“善举”。正是这所免费的学校, 使吴凯声打下学业的基础,尤其是学习了英语。
图为“七君子”在苏州监狱被释放前的合影
当时,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是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吴凯声曾师从王国维学习《人间词话》,钻研诗词。后来吴凯声有所感便写下诗词,竟然达484首之多,被誉为“法界诗人”。
吴凯声的运气不错。当他在仓圣明智大学学习了三年后,遇上同盟会元老吴稚晖在法国里昂创办中法大学,招收官费生。吴凯声考上了。1921年7月,吴稚晖带领120多名官费生乘船前往法国留学,21岁的吴凯声是其中的一个。中法大学当时正处于草创时期。吴凯声在中法大学读了一段时间,便转往里昂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中国宪政史》。这时候,他失去了“官费”资助,便兼任上海《申报》、新加坡《新国民日报》驻欧特约通讯员,以稿费维持生活。1924年,24岁的他在法国里昂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博士学位,奠定了这位“民国大律师”一生的事业基础。因博士论文《中国宪政史》受到好评,当年就由巴黎齐亚法律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