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  

末代皇帝溥仪,爱新觉罗·溥仪最后的凄惨生活(5)

2016-01-30 17:09 浏览 评论

“满铁”和伪国都建设局提出了几个方案,“满铁”提出三个方案:一是主张建在接近城市中央杏花村附近的台地上,“执政府”正门朝南,并以此为中心,南面留以空地作广场,两侧配套各政府机关。二是建在长春八里堡东南约1公里的上台子附近,“执政府”正门朝东南,门前大路两侧设伪政府机关。

三是主张选址长春的风景胜地南岭,并计划仿照欧洲巴黎、维也纳皇宫的风格,规划用地呈六角形,在宫殿周围敷设大面积的水上公园,“执政府”大门朝向西北。而伪满国都建设局则主张建在长春杏花村,并坚持必须正门朝南,以体现“天子面南而治“的理念。“满铁经济调查会”和伪国都建设局各执一词,相持不下。经过多次争吵,11月,关东军特务部召开联合研究会,讨论“新京城市规划及五年计划”。

 

末代皇帝溥仪,爱新觉罗·溥仪最后的凄惨生活

 

末代皇帝溥仪,爱新觉罗·溥仪最后的凄惨生活

 

关东军出于殖民统治的需要,不得不同意把“执政府”规划在城市中心的显要位置——杏花村,并采纳了中国宫殿建筑的传统样式,正门朝向正南,门前设置广场,在其南面的中轴线上设南北干道,在其两侧建造伪满各机关官厅,并在其周边建造伪大臣官邸。

 

末代皇帝溥仪,爱新觉罗·溥仪最后的凄惨生活

 

末代皇帝溥仪,爱新觉罗·溥仪最后的凄惨生活

 

杏花村是长春的风景名胜之地,也是长春的“风水宝地”。这里不仅成为伪满洲国规划的“宫廷营造用地”,而且,还曾作为溥仪举行登极大典行“告天古礼”的祭坛。1934年3月1日,在日本关东军的导演下,将“满洲国”改为“满洲帝国”,溥仪由“执政”变成“满洲帝国皇帝”,年号改为“康德”。溥仪终于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皇帝梦,他想按大清祖制身穿龙袍举行登极仪式,但关东军告诫溥仪这是建立“满洲帝国”,并非恢复大清,不许他按祖制办,让他穿为其特制的陆海空大元帅正装登极。最后,在与关东军的反复交涉下,溥仪获准在杏花村郊祭时穿龙袍,而登极大典时必须穿大元帅正装。

相关阅读
精选推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