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4月29日
摘要在大峡谷空中相撞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官方组织人员进行原因调查,发现了系统的弊端之后便变更了原有的航天飞行规则,重新建设的系统更加的完善,也在所有的机场内都配置了雷达装置,将雷达装置的辐射范围进行延长拉伸,也能够更好的避免航天事故的发生。
飞机的发明对人类的交通史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发生事故的死亡率也是所有交通方式中最高的,假如你回到上个世纪,肯定知道1956年的大峡谷空中相撞事件,因为这个事件引起了全球震惊,关注度非常的高。
空难的概率本来就非常的低,两机相撞概率更是微乎及微,人们对它的关注除了事件造成人员死亡,还在于这个事件好像隐瞒了一些什么。
1956年大峡谷空中相撞事件
这个相撞事件发生在美国,1956年6月30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在美国的历史上记上沉重的一笔。那天刚好是周六,乘坐商务客机的人不少,两架飞机承载的人数包含机组人员达到128人,在这场事故中全部遇难,无一幸免。这个严重的航天事故最后促使美国航天机构改变了原有的飞行系统规则。
在那个时代,并非所有美国的机场都配有雷达装置,甚至可以说只有极少部分才有配备。当时的洛杉矶机场就属于有配备雷达装置的,而相撞的这两架飞机也曾在雷达监测的范围之类,那既然如此,为什么两机还会发生相撞呢?
据说他们相撞的地点在大峡谷的附近,两架飞机面对面行驶,越来越靠近大峡谷,两者之间的距离在慢慢的缩进,等看到对方的时候已经控制不住变更航行方向了。
相撞原因的推测和验证
此时两架飞机的地点已经超过雷达可以扫描到的范围了,所以就算它们发生了相撞事件,但是航空的管制人员对此可以说是一无所知的。
当时的航空管理中心就在一个房间里面,桌子上摆放着地图,航空管制人员会根据经验和数据测算推测出飞机移动的地点,确定这个标志,表示每一家飞机目前以及之前所在的未知,然后根据无线电再告知调度员信息,如此看来,是不是都是看人为操作,而且信息非常滞后呢?确实如此!
航管人员就是根据这样的逻辑和数据来推测飞机的航线,靠的都是经验和评估,完全没有确切的数据和未知。
再加上根据当时的飞行习惯,靠近大峡谷的时候,为了方便旅游游览,机长会调整航线使飞机更靠近大峡谷,方便讲解,所以也对事故的发生带了概率,他们甚至都不知道危险就在面前,到了相撞的前一刻才知道对面有飞机撞了过来。
人类的进步都是从惨痛的教训中总结出来的,的确如此,如果没有大峡谷两机相撞事件,美国航空管理中心也不会如此重视当时航天系统的弊端。
在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官方组织人员进行原因调查,发现了系统的弊端之后便变更了原有的航天飞行规则,重新建设的系统更加的完善,也在所有的机场内都配置了雷达装置,将雷达装置的辐射范围进行延长拉伸,也能够更好的避免航天事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