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5月13日
摘要眼睛是灵魂之窗,但这个窗子会近视也会老花,这是身为人类必经的过程与时间的常态。现代人有眼镜可戴,但古代的人又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眼睛是灵魂之窗,但这个窗子会近视也会老花,这是身为人类必经的过程与时间的常态。现代人有眼镜可戴,但古代的人又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台北博物馆典藏的西洋显微镜。
500年前叫作僾逮的眼镜
从历史记载可知,眼镜或是类似的辅助视力的设备,在明代就已经出现了。曾经高中进士而出任汀州知府的张宁(1426-1496),在他写的《方洲杂录》提到了古代中国第一副辅助视力的工具,不过当时不叫作眼镜,而叫作僾逮,这两个字大概是来自外来语的音译:
向在京时,尝于指挥胡豅寓所,见其父宗伯公所得宣庙赐物,如钱大者二,其形色绝似云母石,类世之硝子,而质甚薄。以金相轮廓而衍之为柄,组制其末,合则为一,歧则为二,如市肆中等子匣。老人目昏,不辨细字,张此物于双目,字明大加倍近者。
从张宁的描述可知,这是进口货,还是镶有金边的高档货,而且是宣宗皇帝(1399-1435)赐给大臣的礼物。至于它的功能则是老人目昏,不辨细字,张此物于双目,字明大加倍近者。
这是老花眼镜吗?或许不是。以张宁的描述看起来,似乎比较近似放大镜的性质。
张宁说这个叫作僾逮的视力辅助工具,它是有手持握柄的,而且镜片就安装在握柄的尾端。有趣的是,这工具是可以收纳的:合则为一,歧则为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工具的镜片有两片,它可以展合收纳,而两片镜片收起来以后像个小盒子一样如市肆中等子匣。
在《方洲杂录》当中,张宁又接续描述他后来看到类似的视力辅助工具:
又于孙景章参政所,再见一具,试之复然。景章云:以良马易得于西域贾胡满剌似闻其名为僾逮。
在这段描述里,张宁很明确地提到这工具的名称叫做僾逮,来自国际贸易所得,而且得拿一匹上好的良马才交换得到。
台北博物馆保存类似僾逮的工具,样貌如同200年前张宁所描述的那样,是可收纳式的。
最早的眼镜是来自马来西亚的进口货
至于它的来源则是西域胡贾满刺,这个名称很容易引起一般人的误会,可能会因为西域这两个字而误以为这是来自西北丝路贸易。事实上关键字是满刺这两个字,现今已知这是满刺加,古代文献在传抄过程中常会出现缺漏字,所以可能是抄书人不小心漏写了一个加字造成的结果。
满刺加就是马来西亚的麻六甲,明清两代又称为马六甲或是甲州。这个地点曾在《明史》当中有专门的章节叙述〈满刺加列传〉,而且还是郑和(1371-1433)下西洋时主要的停靠点之一。
明永乐三年(1406),以麻六甲为根据地的满刺加,对大明王朝奉表称臣,成为明代的藩属国,在此之前满刺加王朝属于暹罗国的属地之一。直到永乐七年(1410)郑和率领舰队抵达麻六甲,并敕封为满刺加国王,自此麻六甲脱离暹罗,成为独立的满刺加王朝。
好景不常,1511年葡萄牙舰队抵达亚洲,随即征服满刺加国,麻六甲被葡萄牙人占领成为贸易基地。之后再被荷兰舰队围攻,葡萄牙人被赶走之后,满刺加国没能再恢复,麻六甲的贸易商港地位,被印尼的巴达维亚(雅加达)取代。
写《方洲杂录》的张宁生活于1426-1496年之间,对照年代可知,当时的麻六甲正是明代藩属国的满刺加国。此时,明朝与满刺加国常有贡使往来,而且商贾贸易频繁,麻六甲是明代的海上丝路的贸易据点之一,这里常有商人聚集,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商船贸易互通有无。
所以,张宁描述的视力辅助工具僾逮是进口货,而且是来自马来西亚麻六甲的贸易所得。只是,张宁的描述并不够清楚,所以我们无法明白这个类似放大镜的视力辅助工具,究竟是出自于哪个国家所制造的?
不过,台北博物馆倒是保存有类似僾逮的工具,这些既像是现代的放大镜,又像是眼镜的视力辅助工具,在清代初期透过西方传教士而被引进清宫当中。它的样貌真如同200年以前张宁所描述的那样,是可收纳式的,两相对照实物与文字,彼此之间有惊人的雷同,如果忽略掉它们相差百年的差距,似乎根本就是同一件东西。
不过,在清宫档案中这些工具不叫作僾逮,而被称为显微镜。眼镜这个词汇大约诞生在张宁之后不久,也就是在明代中期以后,就已经广泛被使用了。
眼镜一词最早出现在出身苏州的状元郎吴宽(1435-1504)的诗作当中。图中为台北博物馆典藏的18世纪西洋显微镜
眼镜包含一系列进口的光学产品
我们知道眼镜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出身苏州的状元郎吴宽(1435-1504)的诗作当中。西元1500年前后,已经高升吏部尚书的吴宽,大概是年纪大了,也开始严重老花,此时他获得好友赠与老花眼镜一副,他在欣喜之余写了一首诗〈谢屠公送西域眼镜〉作为感谢之意。在这首诗里,吴宽说这副眼镜的使用方式是持之近眼眶,偏移对书帙,可见得这也是一副手持式的眼镜,与张宁描述的僾逮完全相同。
吴宽这首诗的出现,暗示了当时的人们已经不用僾逮这样的外来语译名了,而以眼镜为名,所以眼镜这个名称在500年前就已经出现历史当中。
不过,500年前的眼镜有多重意义,与现代的定义不太相同。这种新奇的视力辅助工具,在传入东方世界的过程中,包含了放大镜、望远镜、显微镜、近视眼镜、老花眼镜等一系列利用玻璃折射的光学原理而制造的视力辅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