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奇闻异事  

古代科举制度超难? 对应现代学历秀才竟才高中生

2020年11月04日

摘要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时期一种极其重要的选官制度,尤其对于寒门出身的学子而言,这可能是他们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不过若把古代的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换成现代教育,又会是什么学历呢?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时期一种极其重要的选官制度,尤其对于寒门出身的学子而言,这可能是他们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不过若把古代的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换成现代教育,又会是什么学历呢?

古代科举考试对于寒门出身的学子而言,这可能是他们唯一改变命运的机会。(示意图)

古代所说的秀才,是指通过县试的学子,相比举人和进士,这个学历是最低的,也被称作科举考试的基本门槛,只有通过县试的人,才有资格说自己是秀才,如果放到今天,古代的秀才学历大约与高中生差不多,最多是一个专科学历。

与秀才相比,举人所代表的学历就相对高出了许多,他是通过县试、乡试的人才能获得的一个称谓,比秀才的含金量高出许多。而古代的乡绝不是现在的乡镇是大于县的省市单位。

据相关数据统计,乡试的程度就如同现在台湾前三名国立大学招生,它代表的是一个优质本科大学的学历,也就是说,通过乡试而获得举人头衔的人,如果到了今天,他们大约就是国立大学毕业或是硕士学历。

而古代所谓的会试,也就是通过县试和乡试的学子才能参加的考试。通常,这个考试的难度也是所有科举考试中最难的一项,对于众多学子来说也是最难通过的一项。而通过会试的举人,被称之为贡士,他们也是即将参加殿试的学子;贡士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学位,可以说贡士已经是当时最高的学历,但与博士学历相比,贡士头衔的获得难度更大一些。

最后,也到了天下学子最为重要的关头,那便是殿试,也就是皇帝亲自选拔自己的官员。这个阶段,皇帝也只是为了验证一下参加殿试之人的真才实学,其次考验一下他们的大局观,最后排出个前三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进士。

其实,殿试相比较于其他考试难度而言是非常小的,但客观来说,殿试的难度又是难以琢磨的。殿试的结果,完全掌握在皇帝手中,此时所考验的不仅仅是学历,更多的则是为人处事的能力。如果把进士当做现代教育之中,它的价值几乎等同于进入中科院的教授。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