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5日
摘要清朝古装剧中,经常拍到皇帝及妃嫔们的住所,因此大家对干清宫、养心殿、永寿宫等宫殿的名称并不陌生,不少人到访北京故宫时,都会到这几处宫殿拍照留念。史书记载,故宫前身也就是紫禁城,在明朝落成,其中被设计在中轴线北部的干清宫原为皇帝驻所,但自康熙以后,多名清帝都改住养心殿,原因究竟为何呢?
清朝古装剧中,经常拍到皇帝及妃嫔们的住所,因此大家对干清宫、养心殿、永寿宫等宫殿的名称并不陌生,不少人到访北京故宫时,都会到这几处宫殿拍照留念。史书记载,故宫前身也就是紫禁城,在明朝落成,其中被设计在中轴线北部的干清宫原为皇帝驻所,但自康熙以后,多名清帝都改住养心殿,原因究竟为何呢?
紫禁城近9000千间房屋,清朝皇帝却偏爱养心殿。
据《每日邮报》报导,紫禁城在明成祖永乐4年(1406年)开始建造,直到永乐18年(1420年)才正式落成,从此自明朝沿用到清朝。据了解,紫禁城内共有近9000间房屋,依照天子居中、前朝后寝的观念,被设计在中轴线北部的干清宫,才是皇帝该住的寝宫,但从雍正开始,清朝8位皇帝却都选择住在干清宫旁的养心殿。
养心殿就位在干清宫的右侧。
这样的转变出现在康熙驾崩之后,雍正为了服丧,选择搬进干清宫旁的养心殿,但自此以后,雍正却再无搬入干清宫的想法。外界猜测,是因为干清宫存放过两位先帝的遗体,雍正忌讳才不愿入住,但就位置、大小来看,养心殿比起干清宫确实方便许多。
养心殿较干清宫小上许多,但移动起来也相对方便。
养心殿占地5000多平方米,前殿被设计成复杂的起居室,后殿则一分为二,院子左右两侧则是简单的卧房,皇帝挑选妃子侍寝时,大多都在其中一间度过。那为何会被说方便呢?是因为养心殿大小适中,比起诺大的干清宫,可以省去不少移动距离。
养心殿内部和干清宫比起来,较为朴实、简单。
另外,养心殿北侧与西区的六宫相连,南侧紧邻御膳房、库房,东侧对面就是通往干清宫的月华门,向南出内右门就是横贯紫禁城东西的干清门外横街。通往各宫来去自如。另外,雍正还把掌管枢密要政的军机处设在养心殿南侧的内右门外,商讨国事也是相当方便;至此以后,继位的清帝也都不约而同入住养心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