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9 17:00 浏览 评论
近日,探讨印尼“9·30”屠华事件的纪录片《我是杀人魔王》入围了奥斯卡金像奖,血腥的印尼屠华事件再次进入公众视野--1965年,印尼军方发起针对印尼共产党的血腥屠杀;数十万华人在屠杀中丧命。
“9·30”事件的导火线是1965年9月30日6名陆军将领被杀。这一事件的始作俑者究竟是当时的总统苏加诺,还是军队亲美高层,或是印尼共产党?目前仍不明了。但有一点确凿无疑:“9·30”之后,总统苏加诺被迫下台,继任者苏哈托成了最大受益者--他迅即谴责事件系由印尼共产党所为,紧接着便以此为借口开始了对共产党人及其支持者的大肆镇压。之后,便迎来了苏哈托武力统治印尼的32年。可为什么在诸方政治势力的角逐中,是华人成了牺牲品?
排华:荷兰殖民者的精神遗产
印尼是一个有排华传统的国家,大规模的排华骚乱间歇性的就发作一次,而且愈演愈烈。以 1740 年荷兰殖民当局制造的“红溪惨案”为开端,印尼曾爆发过多起大规模的排斥、屠杀、华侨华人的暴行。1945 年11月的泗水惨案、1946年3月的万隆惨案、1946 年6月的文登惨案、8月山口洋惨案、9月的巴眼亚底惨案和 1947年1月巨港惨案等等都是极其恶劣的暴力行为。
那么排华的主体是谁呢?“Pribumi”也就是“原住民”、“土着”,是印尼排华的主体。这一群体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压迫最为残酷;但在印尼独立之后,却转而成为敌视华人最激烈,对待华人最残忍的群体。主要原因有二:
第一,荷兰殖民者采取间接统治和分而治之的统治方式,埋下隐患。间接统治是殖民者选出有影响力的上层华人,赋予一定的内部管理权力。这种制度下,殖民者将部分税收给华人承包,借此将当地人对高额税收的反感情绪转嫁了华人身上。分而治之是对华人实行的“通行证制度”和“居留区制度”,都是为了限制华人在印尼的行动,尤其是商业行动,以防止华人经济力量过大。这种统治方式使得华人与印尼原住民长期处于被隔绝甚至受挑拨的状态,为日后的排华埋下隐患。
第二,华人迁居印尼之初就是为了经商贸易,经济实力明显优于当地人。当地人生活日渐贫困,仇富心态下,排华情绪一触即发。因此印尼当局一有机会,甚至制造机会掀起排华事件。挑拨当地人排华,已经成为印尼当局转移国内矛盾的一种惯用手段。
“9·30”政变中的苏加诺和印尼共产党
20世纪60年代,东西方两大阵营形成对峙状态,而在印尼政治的生活中主要有三种政治势力:总统苏加诺,印尼陆军以及印尼共产党。
总统苏加诺一直站在第三世界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前列,倡导“新兴力量”的团结合作,发起并领导不结盟运动,还三次访问中国。苏加诺依赖的政治力量是印尼共产党,他曾说:“我是共产党人的朋友,因为共产党人是革命者。”当时的印共是中、苏以外拥有300万党员的大党,群众基础雄厚。苏加诺甚至考虑到去世后,把国家权力移交到共产党的手中。
苏加诺的政治倾向引起了军队内部如陆军参谋长雅尼,和国防长纳苏蒂安等一些亲美高级将领的不满。亲美将领们成立了“将领委员会”,在1965年9月21日的一次会议上还秘密组成新的内阁,策划1965年10月5日建军节时发动推翻总统的政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