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  

从曾国藩用人之道解析曾国藩为何能刷新州县吏治(2)

2016-05-05 21:22 浏览 评论

从出任两江总督的第一天起,他就不断地告诫属下地方官保持清廉。他在给出任庐江县令的批语中这样写道:“该令以书生初历仕途,惟俭可以养廉,惟廉可以生明,此二语者,是做好官的秘诀,即是做好人的命脉。临别叮嘱之言,千万勿忘!”

望江县令到任,曾国藩也这样批示:“该令初次做官,未染宦途习气,尤宜保守初心。无论作至何等大官,终身不失寒士本色。常以勤字廉字自励,如天地之阳气,万物赖之以发生。”

在给冯卓怀的禀文上,他也这样批示:“勤、廉二字,是居官根本,该署令颇能从此著力,案到即办,是勤于治事也。”

总而言之,他要求州县官员自己应该“一分一毫,一出一入,无不可对人言之处。”曾国藩由于为政极其廉洁,所以对提拔任用的官员要求也极高,但是晚清官场风气未开,整体素质日益沉沦,局部上的改变还是差强人意。同治元年(1862年),他在给安徽巡抚李续宜的信中说:“他选用的州县官员,皆不惬物望,而李巡抚留用的那些人,也非称意之选。”以此可见曾国藩在此问题上的力不从心,也同时反映了他在构建州县官吏队伍上的要求标准和迫切心情。

 

从曾国藩用人之道解析曾国藩为何能刷新州县吏治

 

资料图

 

在调任直隶总督后,他又发现,帝都官场风气素质更是不堪。在保定的途中,曾国藩一路留心考察直隶吏治,结果令他非常震惊。他说直隶“风气之坏,竟为各省所未闻”“此间吏治极坏”。在给皇帝的奏折中,他这样说道:“臣入境以后略询民间疾苦,大约积狱太多,羁累无辜。闻有州县到任年余,未曾升堂一次,讯诘一案者。”对此现象,曾国藩决定痛加整顿,“大加参劾”“严立法禁,违者重惩”。他对人说,自己“素非苛刻者流”,这样做实在是不得已,“非刚猛不能除此官邪。” 对直隶官员进行摸底调研考察后,曾国藩在同治八年(1869年)四月将第一批参劾官吏向朝廷统一进行了汇报。

 

从曾国藩用人之道解析曾国藩为何能刷新州县吏治

 

资料图

 

参劾的十一名不称职人员均为知县、知州以上官吏。曾国藩详细列举了他们的主要劣迹:“性情卑鄙,操守不洁”“貌似有才,心实贪酷”,或是“擅作威福,物议沸腾”,或是“品行卑污,工于逢迎”“浮征勒派,民怨尤甚”,或是“词讼置之不理,积压尤多。”这些参劾措辞激烈,可见曾国藩对当时州县官吏的不作为、贪渎违纪到了极端痛心疾首的地步。

相关阅读
精选推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