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考古发现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竟在非洲留下后裔?(3)

2016-08-01 22:04 浏览 评论

2002年3月,《人民日报》记者李新烽在帕泰岛的西尤村道中踌躇时,对面走来一位挑水桶的精瘦老人,这位老人一看到李新烽,猛地扔下肩上的担子,几乎是小跑赶到他面前,激动地说:“你,你很像我的爸爸。”他暂停了一下接着说,“你就是我的爷爷,你一定是从遥远的中国来的,我的老家在中国”。说着说着,他的眼睛湿润了。这突如其来的感人情景使所有在场者无不感到惊讶万分,吸引了巷道里所有人的目光。李新烽仔细地打量着这位陌生老人,他的长相确实与他非常相似——肤色浅、头发长、眼睛小、嘴唇薄,他俩这时站在一起与在场的其他人的区别顿时泾渭分明。

除眼睛、皮肤和头发都像中国人外,他们还重视学习和家教,懂一点中医;新一代不满足现状,自己走出孤岛闯荡;自家筑有院墙,室内还有土炕,这在当地独一无二;他们用扁担挑水,而当地人用车运水或是用手提;就连当地的饮食习惯也深受中国影响,椰子面烙饼的制作方法、特别是必须要运用的小擀面杖,当地人也承认是从中国人那里学来的。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竟在非洲留下后裔?

 

历史资料图

 

上加村(中国村)里的按摩大夫水平比较高,拉穆岛上的人要是谁扭了胳膊崴了脚,大都乘船去那儿治疗,大夫给其按摩,见效很快,如果配合一种中药,效果会更好。西尤村的中医法伊基出身于“杏林”世家,他家是祖传的医生,据其祖父讲,他的医术就是上一辈传下来的,祖父母、父亲、叔父、法伊基兄弟仨都是中医。法伊基的医术主要是父亲传授的,父亲去世了,他就跟着叔叔继续学习。家传的中医术主要是按摩治病和中草药的制作。

 

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哪里?竟在非洲留下后裔?

 

历史资料图

 

西尤村以前曾经有过造丝业和织布业,也就是养蚕,并用蚕茧造丝,种棉花并用棉絮织布,或者用蚕丝织布。在中国人到此之前,岛上没有这类手工艺,它们是中国人带来的。

相关阅读
精选推荐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