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28日
摘要麻老此次制作古帆船模型面临重重困难,因为制作过程中不能参考实体船,这艘船模的尺寸极难确定。不过麻老通过和钻研船史的顿贺教授几次就船体尺寸问题进行探讨,终于敲定了缩小比例,对船模的建造工作得以进行。
前些天,78岁的麻连登老先生在微信动态中晒出了一张超大型号航空母舰的模型图,这张照片瞬间吸引了当地喜爱船模人群的注意力。
老先生说,他从十六岁时起就发现了自己对船模的喜爱,一度迷恋船模无法自拔,这种喜爱至今已经持续六十二年。在这期间,他不但参与当今时代的船舶模型创作,而且一直坚持依照古式帆船的模型还原,其代表作中就有瓜洲丝网船复原模型。
麻老在过去的时间里完成的船模作品众多,甚至包括无人艇模型。麻老作为一位资深船模爱好者,曾经参加过为庆祝国内第一届海模比赛举办的六十周年庆,这对老一辈船模爱好者来说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
麻老说过,亲自建造船模,这个过程困难重重,在动手建造之前,需要严格按照模型图,一点点先对船体进行雕饰,之后要对它进行打磨,再之后喷漆……建造过程要求严苛并且工序分明。
麻老补充说,船模建造要求船体使用的色彩和实物一样,并且按照实物缩小比例后的尺寸几乎零误差,因此在进行雕饰时格外严格,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一个合格的模型。
麻老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一直用心钻研古帆船文化,扬州市位于长江和京杭大运河的汇合点,根据史书史料记载,江上数不清的帆船争相在这里经过将影子映在水面,而这种美景已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逐渐消失。
在二十世纪末,扬州市还能找到一部分精通木船制作工艺的匠人,然而到了今天,已经极少有人能有当年工匠制作木船的手艺了,古帆船手艺人同样寥寥无几,并且能够保留下来的古帆船等也数量不多。
二十世纪中,人们才将注意力放在古船,当时史可法纪念馆里保存了一艘古船,据麻老介绍,馆内树木生长极为茂盛,一旁的坐落着一间形状怪异的小房子,而从地下考古发现的独木舟就存放在室内,这艘独木舟船体大约有十几米长。
现在,这艘独木舟被双博馆收藏,游客可以在馆内看到它。这艘独木舟成功引起麻老对古船的好奇心,之后他不断查找相关史料并且亲自到当地进行调查,他通过调查得知,史料记载中的扬州市水路古帆船中最常见的属丝网船。
这种船是依据船体为防止蚊虫飞进来安装丝网命名,江南周边水域常见这类丝网船,这和浙江水域的古船有很大区别。
前些年,麻老依据史料记载,再现了利用遥控装置的古帆船,并且这个作品被送到各地进行展出。
麻老此次制作古帆船模型面临重重困难,因为制作过程中不能参考实体船,这艘船模的尺寸极难确定。不过麻老通过和钻研船史的顿贺教授几次就船体尺寸问题进行探讨,终于敲定了缩小比例,对船模的建造工作得以进行。
如今古船文化在上海、福建、浙江等多个省份已经获得重视,当地继承船舶文化的匠人们,已经对历史上部分古帆船进行复原并建造船模,而扬州市对此仍是一片空白。
以往在浙江省福建省周边水域可以看到帆船映在水面的倒影,而这自然景色已然成为一种视觉盛宴。麻老说,由于近年来国家为保护水域而禁止渔民捕捞,各个水域内再也看不到这种景观了。麻老认为,如今精通古船制作工艺的匠人年龄越来越大,一旦离世,就是古船文化继承的重大损失。
麻老表示他将钻研扬州市水域古船的史料,努力为它们建造船模,从而让古船文化代代相传。他还希望今后能在这片水域中,重现当年盛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