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23 16:51 浏览 评论
自从听园居士萧雄于光绪十八年(1892年)在他的《西域杂述诗》中,刊出一首题为《香娘娘庙》的诗以及一段关于“香娘娘”神奇身世的欲露又隐的记述之后,关于“香妃”的种种传说就不胫而走。不仅许多野史笔记纷纷载录,而且1914年故宫古物陈列所还在紫禁城内武英殿西侧的浴德堂,向中外游人展出了据说是出自郎士宁手笔的“香妃戎装像”,像下并附有一篇绘声绘色的小传,大意云:香妃原是回部的一位王妃,姿色妙丽,生而体有异香,不须熏沐,因而国人皆称之为“香妃“。
乾隆帝知道了这件奇事,在兆惠率军西征时,就嘱咐他务必弄个明白。后来兆惠平定大小和卓之乱,果然将香妃带回京师。乾隆帝于是专门建了一座宝月楼给她居住,楼外都是一色的维吾尔式毡房,同时将仿土耳其式样建筑的浴德堂作为她的沐浴之所,希望供此种种以悦其心而稍解其思乡之念。谁知香妃虽被殊眷,却心怀破国亡家之恨,常以白刃自随,不管乾隆帝如何百计劝诱,她始终不屈。
太后微闻其事,担心皇帝有所闪失,一次趁乾隆帝祭天住宿斋宫之际,把香妃召入慈宁宫赐死。这次在深宫中举办的关于帝后秘史的官方展览,将香妃的传说推上了信使的位置。此后,日人稻叶君山的(清朝全史),萧一山的《清代通史》和美国出版的《中国清代名人传略》等着名史籍中,都陈述了上面的故事,而且有的还发展得更为传神。《中国历史大辞典》、日本《东洋历史大辞典》以及1960年日本出版的《亚细亚历史事典》中都列有“香妃”的专条。京剧和话剧界还曾一而再、再而三地以浓墨重彩,将香妃面对乾隆帝的淫威宁死不屈的贞烈形象展现于舞台。
历史上究竟有没有这样一位传奇性的女子?根据《清史稿》和《清皇室四谱》的记载,在乾隆帝的四十二位后妃中,确有一位、也只有一位来自西域回部,不过她的封号是“容妃”。1937年,孟森先生着文论定了这位容妃就是香妃,同时也揭示了传说香妃事迹中的许多不实之处。近年来史学工作者又进一步挖掘官私记载,特别是故宫档案的利用和1979年容妃墓的打开,已使香妃之谜大白于天下。
原来容妃(香妃)出生在新疆世世为回部长的和卓氏家族。“和卓”在波斯语中就是伊斯兰教首领的意思。她是大、小和卓波罗尼都的远房妹妹。乾隆二十二年,霍集占和波罗尼都弟兄二人发动反清叛乱时,容妃之兄图尔都和其五叔额色尹协助清军平息了叛乱,立下卓异的功勋。后被召进京,容妃同往。
容妃在官廷中度过了二十八个春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二月初四日她被封为“和贵人”。这一年她二十七岁,乾隆帝五十岁。旧史说香妃进宫没几年既被太后赐死,其实太后死于乾隆四十二年,比容妃早死十一年,而且容妃在乾隆二十七年五月二十一日由贵人晋封为嫔,乾隆三十三年六月初五日由嫔晋封为妃,都是出自太后的懿旨。
容妃一入宫就跨越了“常在”和“答应”两级阶梯而直接封为“贵人”,说明了她在乾隆帝心中地位的重要。做贵人时。她每年得到宫分赏银一百五十两,封嫔妃以后,每年宫分赏银是三百两。为了庆祝她的四十寿辰和五十寿辰,乾隆帝两次都赏了她大量珍玩宝物和重达四百五十两的银元宝。每年四季,她不断得到八方封疆大吏们进献的干鲜果品。
她先后九次随侍乾隆帝前往风景秀丽的热河行宫避暑,并前往木兰围场,观赏围猎时那种奇趣无穷的景象。乾隆三十年,乾隆帝第四次南巡,容妃是随行的六位后妃之一,饱览了江南园林之美和湖山之胜。乾隆三十六年,她又随乾隆帝东巡,游历了东岳泰山,拜谒了曲阜孔庙,乾隆四十三年,乾隆帝拜谒满洲的龙兴之地——盛京,容妃已列为随行六位妃殡的第二位。
这次她参加了福陵、昭陵祭祀清朝缔造者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隆重典礼,并在盛京故宫的凤凰楼和崇政殿,与皇帝一起接受了诸王大臣的叩拜。由于后妃中只有她是回族人,因此无论在宫中还是出巡途中,她的膳食都由皇帝指令专门安排,遵从回民习俗,食用多为羊、鹿、鸡、鸭、乳品和各类素菜。
从乾隆四十九年庆祝了五十千秋之后,容妃就很少露面。乾隆五十二年的宫廷档案有她服用“平安丸”的记载。乾隆五十三年四月十九日,五十五岁的容妃离开了人世。当年九月二十五日,她的灵枢被送往河北遵化昌瑞山南麓的清代帝后陵园中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