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4-30 22:52 浏览 评论
世人提及“戚家军”,皆谓国之劲旅,提到“戚家军”的统帅戚继光,皆谓国之名将,其在东南沿海抗倭十余载,使得海晏清平,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鞑靼内犯十六年,使得“边备修饬,蓟门宴然”,促进了蒙汉两族的和平交往,史称其“更历南北,并著声”。戚继光凭借骄人的战功,官拜少保,位列一品,地位尊崇,名动天下。但在他风光无限的表象下,隐藏的却是一颗落寞的内心。时人只看到戚继光的耀眼业绩,却并不了解他的苦闷人生。
入仕逢倭乱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出生于将门之后。他的祖父戚宣和父亲戚景通,都是大明的中层军官,有一定的名气。戚继光幼时家贫,但自小习武,武技超群,同时有志向,热爱读书,通经史大义。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贫穷的戚继光有幸承袭祖上的职位,任登州卫指挥佥事,步入大明官场,开始了自己的仕途。
明朝大将戚继光
不过戚继光的运气有点背,刚刚步入仕途,就遇上规模浩大的倭寇之乱。因日本南北朝分裂而产生了大批失势的贵族、战败的武士、破产的农民、经商的浪人,这些人趁着元明易代,结成武装团伙,大规模地入侵朝鲜和中国的沿海地区。明初,由于国力强盛,重视海防,倭寇未能酿成大患。正统以后,朝廷政治腐败,营务废弛,倭寇气焰日益嚣张,北起山东,南到福建,东南沿海到处受到倭寇的劫掠。闽、浙一带的海商大贾,为了牟取暴利,不顾朝廷的海禁命令,和“番舶夷商”相互贩卖货物,形成海上武装走私集团,这些走私集团与倭寇相勾结,使得倭患愈演愈烈。
揭秘戚继光鸳鸯阵战术如何对阵倭寇
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戚继光负责管理登州卫所的屯田事务。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戚继光被推荐,升任署都指挥佥事一职,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卫的军务和屯田事宜,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面对着故乡的大好河山,戚继光写出了“冉冉双幡度海涯,晓烟低护野人家”这样秀丽的诗句,同时他也没有忘记肩上担负的抗倭责任,以“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来警醒自己。戚继光当官了,但是却是个乱世的小官,面对着倭寇的入侵,戚继光的内心思绪万千,汹涌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