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4 21:54 浏览 评论
从乡下来到洛威尔打工的女工们不允许携带家属,她们在宿舍中的一言一行都受宿管员的监督,如果有违规行为还会被宿管员报告给工厂。别看每栋宿舍不大,但通常三四十名女工都住在一栋楼里。宿舍一楼是公用厨房、餐厅和宿管员房间,楼上才是女工的寝室。4~8名女工住在一间寝室中,而且往往是两人共用一张小床。
到了20世纪初期,严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让很多美国东北部的乡村女性对洛威尔望而却步。而此时,大量外国移民开始涌入,尤以邻近美国东北部的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法裔移民为多,初来乍到的移民人生地不熟,只要能有一份纺织厂的工作,再苦再累也只好咬牙承受。但移民们对公司分配宿舍并接受宿管员监督的生活并不感冒,各大纺织厂只得渐渐将这些宿舍出租或出售,很多当年的宿舍楼都没能保留下来。
1908年,曼哈顿大桥刚刚搭起架子
杰克·凯鲁亚克:从洛威尔走向美国文坛
1922年3月12日, 一位名叫杰克·凯鲁亚克的男孩诞生在洛威尔一个加拿大法裔移民家庭。估计连凯鲁亚克自己都没有想到,一个出生在工业城市工人家庭的孩子,竟会跻身美国文坛,成为“垮掉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凯鲁亚克出生的独栋小屋保留至今,看起来极其普通,要是事先不知道,你一定不会注意到这栋建筑。在洛威尔高中就读时,凯鲁亚克便表现出过人的运动天赋,最后他获得橄榄球奖学金,入读哥伦比亚大学。
福特汽车厂旧照
从34岁起,凯鲁亚克便开始了写作生涯,他的多部作品都是以自己家乡为场景,如第一部小说《镇与城》。而凯鲁亚克最知名的作品无疑要算《在路上》,这部自传性的小说展现了一群年轻人放浪形骸、精神空虚的生活状态。凯鲁亚克打破传统写作风格,自创了情节散漫、语言随意的“无意识散文”,作品中混合了天主教信仰、毒品、贫困、旅行和佛教等内容,可谓离经叛道,给正统文坛带来了不小的震撼。《在路上》行世后,凯鲁亚克便奠定了自己在“垮掉的一代”中的领军人物地位。
如今,洛威尔颇以凯鲁亚克为傲。他不仅生于此,也长眠于此。城里开辟了凯鲁亚克公园,竖起了纪念碑。在《在路上》中,凯鲁亚克写道:“……我10月便会回家。每个人10月都会回家。”因此每年10月,洛威尔都会举办为期3天的凯鲁亚克节。
天色向暮,晚风乍起,太阳竟从浓云中钻出。不过周遭的厂房、运河、桥梁、街道……都陷于阴影中,只有远处工厂的钟楼顶端还沐浴着金辉。